热门:
海南大学研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7.32%
近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自主研发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中国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7.32%,经认证的正扫、反扫效率与稳态效率值高度一致。
据海南大学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负责人李雄介绍,这一数值超越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今年2月公布的26.95%效率纪录,以及马丁·格林太阳能电池效率统计表5月收录的27.3%行业标杆值。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是国际公认的核心技术指标,由权威机构在标准测试条件下验证,其微小提升往往意味着材料设计、器件工艺等底层技术的实质性突破,因而成为全球钙钛矿研发团队竞逐的重要指标。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们在高效率单结钙钛矿电池技术基础材料研究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它首次证明了钙钛矿材料在高效光伏应用中达到了与成熟晶硅技术相当的顶尖效率水平。”李雄表示。
据悉,晶硅光伏凭借高稳定性优势,主导着集中式地面电站市场;而钙钛矿光伏则依托其轻质、柔性及优异的设计自由度,在便携设备、嵌入式系统、分布式发电以及建筑一体化(BIPV)等新兴领域展现出独特竞争力,有效拓展了光伏技术的应用边界。业界普遍认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成为未来光伏版图的重要补充与变革力量。
谈及钙钛矿材料的优势,李雄介绍了其在室内低照度环境下的优异表现。“它为实现‘有光即可发电’的微型化、分布式室内供能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李雄说。
李雄解释,晶硅太阳能电池在室内弱光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会显著下降甚至接近失效。相比之下,钙钛矿材料凭借其出色的光子捕获能力,在室内可见光照条件下依然能保持高效运行,转换效率可稳定超过40%,这一特性使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室内环境能量采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目前,海南大学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正与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深入沟通,期冀将相关成果转化为更精细的测试标准,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方面更上层楼。
“下一步,团队主要将科研的重点集中在稳定性上面,我们要寻找到一种材料,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保护起来,让其能够稳定地应用在各个场景上。”李雄表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解锁建筑光伏一体化、可穿戴设备等多元应用场景,团队正加速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海南大学研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7.32%)
(责任编辑:10)
富途牛牛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富途牛牛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 上海富途牛牛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